两年前策略资本,那个“我想离开浪浪山”的情节曾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共鸣。2023年,国产动画短片《中国奇谭之小妖怪的夏天》中的小猪妖形象深入人心,许多人为之动容。如今,时隔两年半,浪浪山的小猪妖再度回归,带来了全新的故事。
最近,动画电影《浪浪山小妖怪》正热映。电影中,小猪妖不再满足于生活在熟悉的浪浪山,他决定勇敢地踏上征途,与三只同样无名的小妖怪一起,踏上取经之路,挑战似乎无法完成的任务。影片中的取景地不禁让不少观众觉得眼熟——许多庙宇和楼阁的设计,竟与山西古建筑的风格十分相似。
1. “浪浪山”中,隐藏了多少山西元素?
展开剩余82%电影中的小妖怪们,踏上取经路后迎来一连串挑战,让观众笑泪交织。而其中,山西的元素成为了不少山西观众感到亲切和兴奋的部分。
永安禅寺
小妖怪们在取经路上首先遇到的难关,是要帮北张村的村民捉住霸占寺庙的老鼠精。这个被老鼠精占领的寺庙,正是取景自山西大同的永安禅寺。永安禅寺位于大同市浑源县,始建于金代,元朝时期由浑源籍的节度使高定重建。寺内气势恢宏,墙上书写的“庄严”二字,正是元代住持月溪和尚所书,苍劲有力,威严雄浑,彰显了这座寺庙的庄重气质。
善化寺
影片中的四大天王塑像,也出现在大同的善化寺。明代彩塑因其威武庄重、表情生动,成为了世人瞩目的艺术瑰宝。这些天王手持宝剑、琵琶、伞和蛇,象征着祈求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景。电影中的天王塑像被赋予了守护结界的神秘使命,吸引了更多观众对这座古老寺庙的兴趣。
佛光寺
当小妖怪们来到小雷音寺正殿策略资本,透过云层照射下来的光芒,佛光普照,恍如仙境。没错,这里取景自佛光寺。佛光寺位于五台县佛光新村,是唐代木构建筑的杰出代表,也是中国仅存的几座唐代建筑之一。自北魏孝文帝时期建寺以来,佛光寺一直是中国佛教文化的瑰宝。1937年,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曾亲临此地考察,确认了东大殿是唐代建筑,堪称“中国第一国宝”。
晋祠水镜台
几乎每一个西游取经的故事中,都少不了水镜台的身影。而在《浪浪山小妖怪》中,水镜台再次登场。水镜台建于明代,后经清代修缮,台面宽广、造型精巧,堪称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一。电影中,水镜台的圆窗成为了观众熟悉的标志性景观。
此外,电影还取景了山西的多个知名地标,如吕梁碛口古镇的北张村外黄河、长治崇庆寺的“十八罗汉”、临汾洪洞广胜寺的飞虹塔等。
2. 为何电影充满山西元素?
这一切的原因,或许与导演、编剧於水的故乡情结不无关系。作为土生土长的山西人,於水每次在采风时,都会感受到与古代建筑工匠跨越时空的心灵共鸣,他希望将这种震撼与感动传递给观众。
於水曾回忆起他在五台县佛光寺采风时的情景:爬上陡峭的台阶,眼前是雄伟的木构殿宇,远处是五台山,蓝天白云的映衬下,他不禁为之动容。他还在众多雕塑和壁画中寻找灵感,临摹下来,最终呈现出电影中那些生动的壁画和神圣的罗汉形象。
於水表示,影片能打动人心的关键,在于其深刻的情感认同。他认为,电影中的“浪浪山”不仅是家乡的象征,更是无数年轻人走出家门、探索外面世界的愿望,而当他们离开后,那份对家乡的牵挂却依然萦绕在心头。对于小猪妖来说,这种牵挂表现在总是希望带上好吃的食物与家人分享;而对于他自己,这份牵挂则以将家乡的山水与古建筑融入电影画面的形式,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厚情感。
近年来,山西与影视行业的联系愈加紧密,越来越多的山西景点和故事出现在大银幕上。无论是导演宁浩的《红毯先生》中晋A车牌的出现,还是贾樟柯电影中山西方言的运用,山西元素在影视作品中的身影不断增多。这些电影背后,都饱含着山西儿女对家乡的深情与自豪。
对于山西观众而言,看到熟悉的地名与景象,看到电影中的人物吃着家乡美食,享受着与自己相似的生活方式,便如同发现了一个个藏在其中的“彩蛋”,也因此生出一种温暖的自豪感。而这种情感的共鸣,则深深扎根于每一个山西人的心中,表达了他们对家乡无法割舍的深情。
发布于:山东省金控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